高世精笔,藴匮名牍/“阅读书法”:颐斋六札·允六则(八十六)

陈振濂艺术讲堂

2023-04-20 10:10

01

【与范缜之语心有戚戚焉】

范缜著《神灭论》,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一大渊薮。然其时先知先觉而惑者甚众。
萧子良使王融谓之曰:
“谓神灭,既自非理而卿坚执之,恐伤名教。以卿之才,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为此乎”?
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
清节孤傲之气,溢于言辞。
濂按,予初为“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及诸创新思想,亦如范缜之不为取官也。
陈振濂

02

【虞讷“耳食”之窘】

李贽《初潭集》录魏晋人一则云:
“张率年十六,作赋颂二十余首。虞讷见而诋之。
率一旦焚毁,更为诗示之,讬云沈约。讷便句句嗟称。
率曰:“此吾作也”。讷惭而退。
濂按:今之文艺评论,大略有此弊。崇尚名家而少有洞察精粗本身,所谓“耳食之徒”也已。
益以书画艺术鉴评真伪,信口雌黄。
昔言名人字画,唯求人名响亮,不计质量,可与虞讷等。
陈振濂

03

【学颜真卿书法之“形”“神”取舍】

予幼自颜书之习始,随众俗也。然不喜《多宝塔》,尤钝感于《颜勤礼碑》。前者太近馆阁无生气,后者循“横细竖粗”而近于匠。
后眼界渐开,最喜《元次山》《李玄靖》浑厚稳健,而《大字麻姑》《颜家庙》之宽博宏阔,遂以二者融合之。虽世俗异议,不以为意也。
反省近代清钱南园与民国闽、湘、津诸攻颜书家,大抵落“横细竖粗”程式巢臼,是为有颜之“形”而缺其“神”,尤乏其“气局”也。
今论楷正,论颜欧柳,皆仅事皮毛外形;岂有品味其“神”与“气”者耶?
陈振濂

04

【书法技巧优劣首在“线条”】

予观书法技巧优劣衡量标准:
第一阶为结字。凡自行其是之自由体,必不可取。而须讲来路、重门派。
第二阶在点画线条,凡有规矩提按顿挫,且其具弹性节奏、不扁平不偏仄者,为过及格线。
今之书法家小有成就者,大抵高于此也。
第三阶则以书法线条之丰富变化,揉入金石气,而可于一根线条中见气场逼人。
如缶翁之浑厚、宾虹之铸冶气,以一“线”(笔)见个性乾坤,高手也。
陈振濂

05

【语言文字遭遇大挑战时代】

互联网时代对语言之颠覆,令人猝不及防。尤以每年“流行语”大盘点,可谓瞠目结舌。如:
破防、内卷、YYDS、躺平、鸡娃、佛系、凡尔赛、巨婴、饭圈、996、绝绝子。
虽表情达意,亦有流行圈;而并无理解上之困难。然“网络词汇”之公众踊跃多元创造,不免混乱而缺乏约定俗成之应有规范。
更进而言之,令人费解之字母叠加,乃至过度娱乐化;亦成时代特征明显之文化病。令汉语言文字之纯洁性与核心价值观受到无形伤害。
运用语词表达特殊情景之特殊涵义,本为每时代必有之。或诙谐、或庄重、或反讽、或引谕、或鞭挞;集聚公众情感,捕捉时代关切,反映想象力与生命力,自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理所当然。
若罗列叠字、生用字母,硬凑硬套,令人一头雾水,则必谬种流传,越流行则负面之“语言癌变”更惨烈。且毫无技术含量、缺乏趣味,于语言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
{豆瓣网}成立“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非唯不能正常使用语言文字,且过份依赖“表情包”或专用“图文字”;固有之逻辑能力与思想能力严重缩水,反映出思考力之迅速退化而思想萎缩,乃是时代症状。
再联系今日风行之“抖音”“快手”小视频,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陈振濂

06

【皇族女卖婚奇闻】

北宋中叶,皇族繁𧗠子孙渐多,而贫无官者时见。遂有宗室以女卖婚民间。
宗室女例称“县主”。闻开封帝都,张富户竟娶三十余“县主”。
其后更以“县主”价五千贯。汴京有家蓄十“县主”,见《宋会要·帝系》载。
《仁宗本纪》曰:
“下诏禁以财冒士族娶宗室女”。
北宋财厚崇富,竟犯皇室尊卑之禁,可谓匪夷所思。
陈振濂

【说明】
各组区隔精美图片多采集自微信朋友圈同道好友之发布,借以作“美育”之滋养,随存随摘,间隔日久,未悉标记友好名氏。如有疑问,请留言指示公号小编,可即时作删减处理。
诚谢各相关友好爱心支持。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