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
一行:(公元673年—公元727年),晚唐僧人。河南省濮阳人。一行本名张遂,他的曾祖父是唐太宗的功臣,到了晚唐,张氏家族衰微,但一行青年时代刻苦上进,在历学、阴阳五行学等己名满长安。他为避武则天专横,削发为僧,到河南嵩山会善寺修行。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因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编新历。一行编制成《大衍历》,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他在编制《大衍历》的过程中,又制作成天文仪,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一行,博览经书,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说。当时的道士尹崇博学,一行诣崇,借杨雄《太玄经》将读数日,数日后还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之试更研术,何以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祟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之也”。一行从此出了大名。
一行制作的浑天仪,超过汉代张衡的浑天仪。一行的浑天仪注入水激轮,令其自转,昼夜一周。它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当水运浑天仪置于武成殿前演示,官们看后,无不为其制作精妙、测定朔望、报告时辰准确而叫好。有太监传话,进宫为官,一行双手合十,用河南话说:不中!
他立马回他出家嵩山会善寺;会善寺因僧一行在佛教史与天文史上的崇高地位,使古刹名僧在历史的长河中同光共辉: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会善寺,2010年与“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八项十一处之一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应当感谢一代建筑巨匠梁思成的学生、助教郭黛姮,她是清华大学教授、国家一级设计师、博士生导师,申遗期间,她派90多位研究生、博士生到嵩山测八项十一处古建筑,有史以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她主持撰写的申遗文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