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红星照耀中国》勘误释疑1 年代错误5处

寒江独钓

2023-01-15 23:37

暑假里,静下心来陪着儿子读书学习也是一种享受。老师开列的七升八年级阅读书目里,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之一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文史类图书是我的偏爱,我如饥似渴地通读了全书,感触良多。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辗转进入陕北苏区,五个月间,体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欣欣向荣的苏区人民生活,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徐海东等党和红军首脑人物,记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斯诺回到驻地北京后,根据所见所闻所记,整理成数十万字的书稿,从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客观地描述了一个蓬勃向上、平等和谐的红色政权,披露了很多外界和外国鲜为人知的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故事。在最后的第十二章《回到白色区域》里,作者更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以辩证的思维得出“红色中国”必胜的结论。

斯诺是第一位亲赴苏区正面报道中国工农革命事业的外国记者,见闻录《红星照耀中国》在国外一经发行,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一版再版,但在中国境内,因为要面对“白区”的文化审查,即使是在香港出版,也不得不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才有少量面世。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本书的行文都是英文语序,个别语句不容易读得通,书中所涉及到的很多人名、地名存在很多中英文转译的口误和笔误现象,历史事件的年代也有不少欠准确,还有一些事件,因为没有铺垫和解释,显得很难理解。基于此,特撰小文,帮广大中学生及陪读的家长朋友勘误、释疑。

一、历史年代错误的情况有5处

1.第079页第三行介绍林彪生平时提到,“林彪是湖北省一个工厂老板的儿子,生于一九〇八年。”出生年份明显错误,各种资料一致显示,林彪出生于1907年,1937年因平型关大捷扬名全世界时,恰是三十而立,春风得意之际,穿戴着刚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日军将官行头,骑着东洋马四处狂奔,才发生了被友军前哨士兵误伤之祸。

2.第086页第六行介绍危拱之时提到,“危拱之女士一九〇七年出生在湖南,做红军十年了。”做红军十年是对的,出生年份却明显错误。各种资料一致显示,危拱之出生于1905年,女革命家,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红军之一,中国红色文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时结识了叶剑英,1936年——1937年作为叶剑英妻子,参与处理过“西安事变”,一生命运多舛。

3.第127页倒数第二行有句话说,“一九二八年五月,朱德来到了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合了。”会师时间有误。据历史资料显示,朱、毛两军会师的确切时间为1928年4月28日(而非5月),地点是在井冈山地区的宁冈砻市。(第310页也提到了井冈山会师这一时间点,不再另述。)会师后,5月4日,朱、毛两部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自此始有红军,很多历史资料中提“朱毛红军会师”是不恰当的,因为会师的时候两支部队都还不叫“红军”。

4.第180页中间,有一句关于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间的表述:“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日,从江西动身的一年之后,红一方面军的前锋部队和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会合起来”。各种史料显示,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的时间是1935年10月19日,虽一天之差,也有矫正之必要,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5.第311页第二行中,朱德自述情感生活时说:“目前的妻子康克清,是在一九二八年同我结婚的。”这个时间点明显是错误的。1928年和朱德结婚的是伍若兰,第二年伍若兰牺牲后,即1929年3月,朱德率领部队转战福建长汀时,才与红军女战士康克清结婚。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