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郑州报业集团主办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正观快评:AI公务员上岗,动摇不了有创造力的人

正观评论员 韩静
2025-02-18 15:33
AI效率再高,也不可能拥有人的“灵魂”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这70名“数智员工”可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满足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240个业务场景使用。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此外,多地政务系统已陆续加入了DeepSeek“朋友圈”。

福田区的政务大模型(图源:网页截图)

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这些AI打工人把公务员“铁饭碗”敲得叮当响。有网友吐槽:“再这么卷下去,年底评优要输给CPU了。”对AI替代人力的担忧显而易见。

诚然,随着AI技术被引入越来越多的领域,相当一部分工作及岗位,比如数据分析、信息查询等,不可避免地会被AI替代,但从创造性、灵活性,以及工作应用范畴等角度看,可以肯定,AI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力,动摇不了有创造力的人

以公务员为例,其工作远不止整理数据。AI能够生成正确率95%的公文,那剩下的5%怎么办?涉及舆论情绪,AI能处理得当吗?不出错是一回事,不失温是另一回事。AI效率再高,也不可能拥有人的“灵魂”。

本质上,AI的发展是为了帮助人类——提高效率,推进变革。假如公职人员混日子,可以让AI员工上岗,换下不作为、能力不足的人;倘若事务重复繁琐,也可让AI员工辅助处理,让公务员腾出手,专注于更重要的决策和服务。这更像是一种重构和进步。

创造力,是任何岗位建立的基础,也是人力无法被完全取代的原因,更是人类独有且恒久的竞争力。对于必然到来的变革,人们不必过于担忧,换一个角度,不妨把AI视作一条“鲶鱼”,一个倒逼人类进一步提升创造力的契机,促使各行各业不断深挖,开掘更多未知领域。

把“人力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个问题抛给AI,它是这么回答的:AI将重塑劳动力市场,替代部分重复性工作,但在创造性、情感交互和复杂决策领域难以取代人类。未来是人机协作的时代,人类需提升独特技能,与AI共生共进。

人机协作、共生共进,相信AI是对的。时代的车轮碾过,我们需不断前进。(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