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去年以来,我市围绕特大城市“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重要命题,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奋力打造具有郑州特色、中原韵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其中新启动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20个,迭代升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7个,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6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96个。全市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335个富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3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53.68%,“生态宜居星”村庄创建比例达到75%,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村(社区)“三零”创建达标率96.67%,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98.7%、文明村占比78.7%。
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我们在人才智力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农业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占比低,但因农业功能、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极端重要性,在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等方面作为空间巨大。
市政协将和美乡村建设列入今年双月协商的议题,为开好这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协领导带队进行多次调研、座谈,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围绕议题,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在这次会议上,与会的政协委员、智库专家等也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加强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点。
同时,大家还提出要艺术点亮乡土资源,科技赋能乡村未来,营造富有中国韵味的乡村生活,使乡村发展未来可期、魅力彰显。
建设和美乡村涉及面宽、任务较重,市政协将对这次协商成果进行梳理,形成协商专报,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持续助力宜居宜业幸福和美乡村建设,为我市绘就产业兴、和谐美、乡风正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政协力量。
来源:郑在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