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郑州报业集团主办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加快城市更新行动 提高城市能级品质(下)

2024-01-30 12:25

城市更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城市发展阶段,对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建设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内容广泛、内涵丰富,是一项涉及城市全方位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郑州作为加快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科学谋划、积极行动。

郑州市政协日前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邀请市政协委员、专家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围绕“加快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能级品质”进行协商议政。

专家声音

以规划设计高水平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新区规划院总工程师 朱珊珊

围绕郑州发展目标,现阶段的更新项目在选择上需要提高站位、精准发力,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还要把有限的财力、精力放在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项目上,开展匹配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城市更新行动,建立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量力而行、统筹推进。完善更新规划体系,加强区级规划统筹,建立“高位统筹、多级联动、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工作组织模式,确保城市更新“一盘棋”高效推进。理顺协调各类规划,高效推动项目实施,制定技术操作指引,规范更新规划编制,建立数据调查制度,摸清更新资源家底。

李新华/图

以重点项目为试点,建立城建、规划、土地、房管、财政、金融、平台公司、市场主体等各部门和利益相关人多元协同协商机制,探索研究配套支持政策。考虑各部门岗位职责的约束性,鼓励有示范性的重点更新项目先行先试,赋予试点项目或行政区一定的制度容错空间,逐步探索总结形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城市更新经验。建立“试用-评估-反馈-修订”的政策优化机制,定期开展已出台政策的评估和修订工作,不断优化补充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我市城市更新高质高效发展。

统筹推动低效资源整合利用

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副秘书长 范晓剑

随着城市发展,郑州有大量的工业企业、市场陆续搬出主城区,原有的老厂房、老库房、老市场空置下来,变为低效资产,成了浸润历史、见证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文物,有必要保留、保护、再利用。

马健/图

如何盘活低效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率?这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郑州要加大盘活低效存量资产的政策扶持,找到新老政策之间的冲突点,明确解决方案,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解决策略。进一步明确历史遗留问题在各审批环节的政策标准和要求,并简化规划调整程序。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动盘活低效资产工作,加快场景重塑、空间提升、功能转型。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实施税收优惠、提供合理补贴、灵活运用容积率奖励和金融支持等方式,吸引多方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招商需要将运营思维应用于产业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产业的价值和经济回报。发展都市型高端工业上游产业,培育适合城市发展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消费者服务业,对园区的存量资产进行运营规划调整,挖掘资产潜在价值,实现资产的盘活。

真诚回应

完善“1+2+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

作为全国省会城市首批、全省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已经出台,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将继续完善“1+2+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出台三年行动计划,依据正在编制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城市体检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提出实施8项更新行动,绘制城市更新“路线图”。进一步织密城市更新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已有政策,对已出台政策要结合实施情况,及时修订完善,让政策更“接地气”。

强化城市更新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各区提高工作主动性,引导市级平台发挥好国企责任担当和引领带动作用,谋划建立郑州市城市更新协会,为政府、企业、行业从业者、社会公众等主体搭建沟通桥梁,为我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搭建、规划编制、业务培训和项目推介提供专业支持。

李新华/图

按照“政府指导、企业发起、市场运作”的原则,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汇聚有实力的房地产资本、建设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社会资本,成立我市城市更新母基金。引导支持各区县(市)适时设立城市更新子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形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多种融资途径,参与我市城市更新项目投资。

注重成片街区的连片改造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

在我市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中,强化顶层设计,组建配强专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坚持“一征三议两公开”“一院一策”工作法,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建设内容标准,全力解决基础设施缺失、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在改造小区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小区居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建议结合每个小区的实际情况,在做到“一院一策”的基础上,注重成片街区的连片改造,出台“路院共治”模式实施改造的政策。落实老旧小区改造有关政策要求,推动建立由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居民出资、专业经营单位出资等多元资金筹措机制,鼓励有能力的居民、企业直接出资改造;进一步加强水电气暖、通信等专业的管线单位和属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原产权单位出资支持原单位住宅小区改造;探索金融机构支持市场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努力吸引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

着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见效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前,我市商代王城遗址项目、芝麻街1958双创园一期、二七商圈、巩义园丁街、桐柏路191号院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项目已初显成效,为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更新、老旧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更新业态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2023年,全市完成城市更新项目投资额778.54亿元。

马健/图

围绕城市更新,市发改委参与制定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在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方面,会同市住房保障局积极谋划争取中央资金,全市纳入中央财政补助支持的项目共2548个,累计投入资金56.7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在优化健全城市功能方面,会同市城建局、市城管局强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提升。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会同相关局委积极推进金水河分洪、金水河调洪、常庄水库加固提升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项目可研、初设审批,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已具备防洪功能,可保证应急条件下参与调度。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会同市园林局、市林业局扎实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

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积极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城市体检结果,组织编制主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积极研究创新更新领域土地规划政策,加快推进《郑州市商都历史文化片区更新规划》编制工作。

结合目前我市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政策制定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加强和区政府、街道办的对接,结合具体项目诉求。因为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接地气的政策,切实推动我市城市更新工作,充分发挥城市更新提振城市活力、延续城市文脉、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城市更新除了通过有形的建筑形态彰显城市现代风貌外,更要倾注无形的人文精神内涵,把握城市的文化属性,打造高质量精神空间,以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城市更新的进程,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获得幸福感、归属感。

王璇/图

抓实城市更新文旅着力点,改造升级文创园区,优化周边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质文创企业、艺术空间、大师工作室入驻,将郑州记忆油化厂、瑞光创意工厂打造成北京798、上海M50创意园、成都音乐公园、首钢中国动漫游戏城、重庆鹅岭二厂等旅游目的地,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盘活二七商圈闲置资源,吸引郑州剧本娱乐企业集聚发展,打造郑州剧本娱乐集中营;恢复德化步行街老字号商家,引入非遗工坊、展示馆代替现有无特色的商家,将德化步行街打造成有品位的旅游休闲街区;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增加夜间文旅消费产品或业态,完善满足进行夜间文旅消费的交通、照明、停车等公共服务。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刘婷婷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