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郑州报业集团主办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河南省政协委员石聚领:建议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

2024-01-29 17:06

省政协委员石聚领:打造休闲零食产业链,链出产业“美味”,培育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省政协委员石聚领:推进“六链同构”,实现河南食品产业优势再造

1月27日下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部分省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现场,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聚领代表河南省工商联发言时提出,建议强化企业创新决策主体作用。

企业创新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石聚领在发言中提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目前,在我省创新体系中,科研院所和高校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常被视为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承担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在创新决策层面,企业参与度不够,“谁使用谁评价”机制不完善,企业科研人员在重大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决策专家组中所占比重偏低,企业话语权和研发主导权较弱。

研发投入层面,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究投入中占据绝对优势,2022年,二者的基础研发经费支出和基础研究人员占比分别达到95.87%和94.96%。

科研组织层面,企业在原始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工程化、技术研发系统性布局等方面能力不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科技创新主动作为不够。

成果转化层面,企业的成果转化存在市场需求不足、技术创新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难以有效对接等问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风险收益不够匹配。

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阅卷人的主体作用

为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主体作用,石聚领建议,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决策主体作用。

具体来看,建议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重大科技战略决策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原始创新、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重大项目战略布局,提升企业在科技项目形成、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常态化咨询制度,提高企业专家在科技专家库中的比例,赋予企业在资源调配、产业联盟建设、产业标准制定中的相应话语权。

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完善企业基础研究税收制度,对进行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的企业实施财政、税收优惠,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发挥好政府和社会资本支持作用,探索“政府+企业”、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注入和创新风险投资等模式,形成共促企业基础研究的合力。

强化企业科研组织主体作用。建立企业主导的新型创新体系,引导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当前亟须和长远发展所需重点领域开展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更好面向市场,更加匹配经济活动需求。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创新平台,探索“企业出题、共同解题、企业验收”等新型组织模式,共同推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发展。

强化企业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控制机制,破解企业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等政策障碍。强化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加速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产生的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并产业化,逐步形成领军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校协同推进的新局面。

打造休闲零食产业链,如何链出产业“美味”?作为食品产业大省,如何培育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2024年河南省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理事长石聚领。

休闲零食产业链

如何链出产业“美味”?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实施优势再造战略,聚焦培育“7+28+N”产业链群、打造制造强省新优势。

“‘28’即我省重点培育的28条产业链,其中包括休闲零食产业链。能够成为休闲零食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之一,好想你倍感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石聚领告诉记者,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孕育了强大的食品工业,培育了双汇、三全、思念、卫龙、好想你、白象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食品品牌。下一步,如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延链升链、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未来产业建链成链,是广大食品龙头企业必须面对的发展课题,也是应当承担的时代责任。

“目前,好想你正在积极推进产品链、供应链、品牌链、渠道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等‘七链同构’,做大做强我省休闲零食产业链,助力河南食品产业优势再造。”石聚领介绍,其中,产品链方面,近年来,好想你通过不断丰富完善“红枣+健康锁鲜食品”产品矩阵,打造了包括高端红枣系列、健康锁鲜系列、高端滋补系列、轻养休食系列、一县一品系列等众多健康食品。推出了战略大单品红小派、红枣芝麻丸、软枣糖等单品,用品类创新引领国民健康食养新时代;供应链方面,好想你拥有冻干、浓缩、萃取等专业生产线;渠道链方面,2023年12月18日,好想你出资7亿元增资零食很忙,瞄准兴趣电商和量贩零食行业赛道,积极筹谋布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供应链实力;人才链方面,好想你打造的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于去年正式成立,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职专科学校,旨在为河南乃至全国食品工业培育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打造技能型人才

把车间当“课堂”,把制度当成“课本”

如何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用四个多月的时间,交出一份“首秀答卷”。

“去年9月,学院迎来了首批新生。近半年时间里,我们把车间、店面当成‘课堂’,把管理制度当成‘课本’,真正实现了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里。” 石聚领介绍,2021年、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产教融合有了战略性发展方向。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企业特别是产教融合型企业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河南虽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但食品工业高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较为缺乏,急需汇才聚智,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人力资源体系。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和食品技能人才,是河南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23年,教育部公布实施专科教育高校备案名单(2023年度教育部第二批),河南新增2所学校,其中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在列,同年9月份学院迎来首批3000名学子。

近半年时间里,学院依托好想你的红枣产业园、红枣博物馆、现代化生产车间、智能机器人物流车间、综合拓展训练场、国家级食品质量检测及研发中心、红枣小镇等资源,真正实现了将大学建在园区和工厂里。同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学习,由企业里经验丰富的技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积极性和能动性。

不仅要在课堂上动脑,还需要在实体店动手、在生产车间动腿,学生们能否适应?

“想要成为技能型人才,仅仅靠书本知识是学不来的。”石聚领说,学院实施军事化、专业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就是希望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本领、懂礼仪、强信心、育匠心,踏踏实实、脚踏实地,最终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为河南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建议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

唱响平台经济

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1月27日开幕,作为省政协委员,今年关注哪些领域?准备了哪些提案?

“今年我想围绕河南在食品工业领域的优势,建议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打通‘七链同构’,唱响平台经济。”石聚领介绍,河南是农业大省,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24.9亿斤,连续七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油料产量增长2.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2.6%;生猪出栏6102.31万头,同比增长3.1%;牛出栏245.92万头,同比增长1.0%,这些都为河南发展食品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近年来,河南食品工业发展节奏放缓,亟待转型升级,再创辉煌。河南省重点打造的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就有现代食品集群,其中包括休闲食品产业链、冷链食品产业链、预制菜产业链、酒饮品产业链,为河南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了方向,划出了重点。

石聚领介绍,目前,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设立食品学院、咖啡学院、工商学院三个学院,开设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计划新增设中医健康、大数据、计算机等与产品全产业相关的8个专业,正在申请中。

“我们计划好产品链、供应链、品牌链、渠道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等各方面的优势,打造‘1+1=10’的平台发展模式,进而唱响平台经济。”石聚领介绍,“1+1”即联合一个产业学院,打造一个微创园,利用好想你供应链、品牌链、渠道链等优势,将当地特色好物充分开发出来,力争达到10亿规模。“目前我们已经与陕西、新疆、云南等多地的县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围绕当地特色、用好产教融合、聚焦食药同源,赋能发展。”

石聚领建议,河南成立食品工业七链同构领导小组,充分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培育食品工业领域的新动能新优势;此外,政府出台推动产业与研发机构高效融合的利好政策,在土地、信用、金融等政策基础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此外,建议发挥好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多维布局,助推我省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进而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来源:大河财立方)

编辑:刘婷婷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