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丽:加强建筑绿色节能建设 提升城市更新质量发展
中国是能源紧缺型国家,绿色节能建设工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国际来看,建筑领域碳排放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据了解,目前我国城镇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重约为30%,有约70%需要改造。因此,急需提升建筑的能效水平,从而促进提升城市更新质量。
而郑州市在建筑绿色节能减排上提出诸多奖励举措,未涉及包括建筑节能。2023年政府报告中主要预期目标中要求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国家及省定目标。实现双碳目标,整体建筑节能还有较大的贡献提升空间,绿色建筑节能之路任重道远。
李新华/图
目前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新建项目交付验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验收不到位。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强制性”理解、执行出现偏差,质量不高。无法对源头进行控制,持续保持建筑节能指标质量。
二、对既有存量建筑项目,建筑能效测评指标体系和监管制度缺失。多数建筑单位产权方对碳排放专业知识未有系统性认知,目前政府也未出台既有建筑单位节能管理标准指标和考核颗粒度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监管部门,相关监管体系、监管形式及处罚奖励机制尚未实施。
李新华/图
三、节能减排激励政策覆盖范围还未涉及到既有建筑行业。2022年6月郑州市出台《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首次列入国家、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和光伏发电项目等项目实施奖励,节能减排激励政策覆盖范围还未涉及到既有建筑行业,无法引起重视和产生节能改造动力。
对于控制建筑节能指标实施路径应要控好源头新交付项目,管好交付既有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验收强制性标准和建立既有建筑监管体系。
李新华/图
郑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李亚丽提交了关于加强建筑绿色节能建设 提升城市更新质量发展的提案。
她建议:坚决执行新项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验标准》作为强制性、结果性验收标准。调整由专门政府部门替换第三方检测单位为主体验收单位,高质量、严肃性执行节能验收,以保证2023年政府报告中关于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为90%以上的目标实现。
对既有建筑项目,建立建筑能效测评指标体系,提升建筑能效。目前商用、公建类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已基本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数据,将既有建筑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制定公共建筑的碳排放细化指标标准,建立建筑能源能效测评体系,搭建郑州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并每两年对既有建筑进行能效评估,从而持续保持、提升建筑能效。
李新华/图
激励政策向建筑节能减排进行倾斜,加快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为加速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有效促进城市更新质量发展,通过激励政策引导逐步推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建议重点针对建筑领域制定激励政策。通过激励协助企业共同推进高效机房,提升绿色运营水平。
出台绿色金融政策,促进实现项目良性循环。节能建筑项目在前期设计及施工投入较大,但最终实现总体碳排放指标是降低的,是有价值的。可通过绿色金融助力此类项目优先贷款或者降低贷款利率,实现项目良性循环,以此提高建设单位建设节能项目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