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郑在提醒|这份防溺水安全科普,请您查收!

正观新闻记者 董茜 实习生 刘丰源
2022-07-17 15:23 1721

炎炎夏日,户外野游成了许多市民消遣娱乐的活动方式,但频频发生的野游溺亡事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重视。

近期,正观新闻推出《探访危险水域》系列报道,对市内常庄水库、尖岗水库、西流湖公园、金水河、刘湾新村退水渠、北龙湖等水域情况进行了实地探访,并联合相关单位对野游现象进行制止。

溺水悲剧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更是一个个完整家庭的破碎。为了防止溺亡事件的再次发生,正观新闻整理汇总了这份防溺水安全科普,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

户外野游,坚决说不

现实生活中的溺亡案例大多是因为户外野游,且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野游的危险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户外野游发生溺亡的水域通常较深,一旦进入深水区发生意外,寸步难行。

2.水温与人体体温相差较大,容易导致人的肌肉收缩、血液循环速度下降。严重时会发生抽筋,从而导致溺水。

3.户外危险水域往往人迹罕至,在这种地方发生溺水后,无法及时得到救助,甚至根本没人知道有人溺水了。

4.不少人认为自己水性好,在户外游泳时,不会佩戴任何防护措施。然而,水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却暗流涌动,切莫大意。

儿童戏水,家长陪护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就占56.04%。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在游泳馆内,只要儿童靠近水域,周围必须有大人陪同,因为儿童缺乏安全意识,更缺乏自救能力,一但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需要提醒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1.带孩子到户外浅水区游玩时,看紧孩子,不要让孩子跑到深水区玩耍。

2.不要带孩子到深水区游泳,哪怕给孩子带上防护措施,也坚决不允许。

3.带孩子到游泳馆时也要全程看护,儿童在游泳馆意外溺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发现溺水,大声呼救

现实中,当我们遇到有人在外溺水,是否应该下水救援?对此,建议应该量力而行,不要盲目下水救援。

1.我们要做的是大声呼救,争取让更多的人前来帮助。

2.应立即拨打110和120,及时做好对溺水人员的救助准备。

3.可以借助树枝、绳子、竹竿等工具对溺水人员进行施救。

救援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应秉持岸上救援优先于下水救援,工具救援优先于徒手救援的原则。

遭遇溺水,沉着应对

发生溺水时,保持沉着冷静至关重要!

首先一定要保持镇定,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在水中乱挣扎,挣扎只会使身体下沉。

其次要屏住呼吸,防止水灌进口鼻中。同时保持身体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以免发生抽筋现象。

然后采取仰泳姿势,在溺水的时候仰泳,能够有效避免呼吸时口鼻被水呛到。

最后,一定要趁口鼻漏出水面时大声呼救,争取得到周围人的救助。

“水深危险,禁止游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危险水域夺走生命的教训和警示。不要认为下水玩玩没有事,不要认为与自己无关。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 

编辑:刘地
统筹:赵柳影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