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评论1+1:稿酬标准绝非小事

正观综合
2022-03-10 17:03 2962
社会应该提供一个让写作者从容体面搞创作的环境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提交了一份“建议提高基本稿酬标准 激发作家更多创作动力”的提案。阎晶明说,根据《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目前原创作品为千字80元至300元,稿酬标准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议至少提升一倍。

阎晶明指出,1958年,我国第一次明确稿费标准——每千字4元至15元,而当时的平均工资是45元,发一篇千字文等于三分之一的月工资;但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薪酬达9739元/月,工资较1958年翻了216倍,而基本稿酬标准最高值仅提升了20倍。今天指望通过稿酬来安身立命,已经很难了。

人民日报:是一件关乎文化繁荣的好事

稿酬虽然是“经济制度”的产物,但就写作而言,稿酬是文字工作持续持久存在的一种支撑。上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稿酬制度。回看现代文化史,许多日后声名显赫的大作家走出家庭,走进社会,拿到的第一份薪水就是报纸杂志给付的稿酬;许多新女性像娜拉一样出走后,赖稿酬为生,才有了生活和人格的独立。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依然保持偏低的稿酬,显然会使很多写作失去养家糊口的功用,这是我国从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写作人群越来越小,文字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写作的专业化水准必然越来越低。为什么当代众多大作家都出在欧美?可以找到很多原因,但有一个原因不应被忽视:写作的尊严和独立。高稿酬,不一定直接造就精品,但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撰稿人,让大家更加积极地发挥创造力。提高稿酬标准,这是一件关乎文化繁荣的好事。

澎湃新闻:写作应该是从容而体面的

写作,是知识与思想输出的重要形式,凝结了写作者的付出和心血,它不应该是廉价的。文人,更不应该是穷酸的代名词。因此,涨基础稿酬、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等建议不妨认真考虑,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作者,激发更多高水准作品的涌现。提升基本稿酬,传递了尊重创作、尊重知识的信号,有某种重塑社会价值观的作用。社会应当有鲜明的态度,来烘托崇文重教的氛围。文字创作虽然是“原始”的智力活动,但依旧是“高级”的。一些抽象的思维演绎,只能通过写作来实现。就像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哪怕是在图像、视频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很难用文字以外的形式表达。在可见的未来,文字创作依旧不可取代,创作者有理由获得可观的回报。不妨把提高基础稿酬作为一个起点,引发社会对知识创作的重视。写作是有公共性的,它是在锤炼理性、凝聚共识、传递价值,社会应该提供一个让写作者从容体面搞创作的环境。

红星新闻:让创作者更有获得感

纯文学刊物也好,报纸副刊也罢,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大量作者、读者资源流失的问题,甚至生存艰难。传统期刊流失优秀作者,并很难吸引新生代作者,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稿酬不具备吸引力。而期刊方面也有苦难言,并非不想给作者“开高价”,而是确实没钱。提高纯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的稿酬标准,是鼓励更多人从事文学创作、进而构建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光靠市场的作用是不够的。纯文学创作往往与市场潮流无直接关系,再者,跟着资本和流量走,恐怕也有悖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今年全国多地为了发展文化事业,为实体书店提供补贴,这不仅让大量的实体书店得以存活下来,也为城市增加了文化气息。同理,财政对纯文学刊物的支持,也可以采取类似的举措。相信它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这些资金的投入。不论是国家的宏观发展层面,还是社会各界,都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希望相关优惠政策能够进一步落实,真正让广大创作者在稿酬问题上拥有更多获得感,为中国文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力量。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